OA入口
新闻聚焦
返回
国中新闻
国中资本人工智能论坛在深成功举办
来源: | 作者:国中资本 | 发布时间: 2025-04-03 | 10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3月27日,由国中资本主办的“搭乘AI,启程未来” 人工智能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与学者、企业领袖及投资界代表,邀请超百位投资企业代表参与,国中资本管理合伙人贾巍、马若鹏、刘云出席论坛。论坛围绕AI技术趋势、国产算力突破、行业应用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聚焦前沿:

AI技术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论坛在国中资本管理合伙人刘云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刘云表示:“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国中资本始终关注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的结合。我们不仅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通过资源整合、战略协同和生态共建,助力中小企业跨越成长周期”


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夏立雪从技术演进的视角,剖析了近期全球人工智能软硬件发展的三大趋势:行业场景AI应用爆发、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大模型加速落地智能终端。他特别指出:“国产算力生态的成熟,正在为AI应用落地扫清关键障碍。未来当我们实现完全国产的闭环生态,用国内的算力和国产系统训练出国产模型,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甚至是形成优秀的飞轮效应。”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在《国产算力水到渠成,AI应用落地生根》演讲中指出,算力需求将在应用迭代与大模型发展的推动下持续螺旋式上升。当前大模型训练成本虽逐步下降,但推理阶段的算力需求将大幅增长——只有算力成本降至可接受范围,AI应用才能真正从“模型时代”迈入“应用时代”,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成本下降催生视频、电商等场景爆发。她提出,对于AI应用的探索,未来会是整个产业的大头,也会促进整个行业闭环,真正落地成为生产力。



行业实践: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在行业主题分享环节,多位国中资本投资企业代表展示了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


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雷升涛提出,端侧AI算力提升与模型知识密度增长将推动千亿设备智能化,全栈能力将会是核心竞争力。面壁智能是以「高效为第一性原理」的大模型公司。端侧模型面壁小钢炮MiniCPM凭借以小博大、高效低成本的性能优势,取得了高效稀疏化模型架构、无限长文本等创新。基于高效大模型和端侧AI的商业化布局和业务推进,目前面壁智能在汽车智能化和法律及教育垂直服务场景已经取得了应用进展。


知行科技智驾系统负责人张伟分享了“AI驱动智驾平权”的路径,通过算法数据优化与成本控制,从感知到规划全链路AI,提升泛化能力与拟人化驾驶体验,实现高阶智驾功能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普及。未来,将具备实力协助厂商出海,实现传统供应商向技术伙伴的转型升级。


德适生物董事长宋宁展示了AI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突破,用硬核科技拓宽医学影像的智能化边界。德适生物深耕生育健康和医学影像多年,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在染色体、B超、CT等多领域取得卓越表现。借助通用医学影像大模型iMedImage®以及多模态能力方面的技术突破,可以解决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难以覆盖临床需求等行业痛点。德适生物目前已经成功应用至染色体检测等民生项目,未来也将构建“基座模型+医院自研”生态,降低AI医疗门槛,赋能基层医疗。


柏视医疗创始人陆遥展示了AI技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突破。柏视医疗以“放疗+手术”双产品线为引擎,打造了国内首款智慧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AI-MDT)方案。其中核心产品智慧自适应放疗整体解决方案融合了尖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从精准的智能勾画到放疗计划辅助设计的放疗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辅助医生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了临床放疗流程大幅效率提升,并获得更优秀的精准治疗效果。陆遥强调:“AI不仅提升诊断效率,更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推动个性化诊疗成为现实”。


四位行业代表一致强调,人工智能正在驱动产业效率革命。从端侧智能设备的算力下沉到医疗影像诊断的精准识别,AI技术正通过切入行业痛点破解刚性需求,构建起从技术创新到商业价值的完整闭环。



圆桌对话:

AI颠覆or共生?

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产业界与AI的关系是颠覆还是共生,如何把握时机实现弯道超车?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国中资本管理合伙人贾巍担任主持,与中科加禾创始人崔慧敏、中科时代创始人马君、大普微电子董秘朱劲松、天瞳威视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负责人彭欣亮、李未可科技CTO古鉴、思岚科技CTO黄珏珅、成都数之联董事长傅彦、乐自天成联合创始人黄今展开讨论。


嘉宾普遍指出,人工智能发展重心正从模型训练向推理应用加速迁移,这一趋势正在引发三大关键领域的技术变革:算力架构将向分布式推理优化,存储系统需应对高频数据调用挑战,端侧芯片面临能效比突破需求。在此过程中,中小型算力平台的规模化部署将成为主流趋势,其低时延、高性价比特性将推动智能终端设备呈指数级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眼镜、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新一代AI载体的商业化进程,正在重构人机交互范式,使人工智能实现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的全方位渗透。这种融合创新正在催生多个跨界领域:智能制造与自主决策系统的深度整合将重塑工业4.0图景,AI+玩具、AI+智能眼镜正在打开沉浸式生活方式新空间。这些技术融合不仅拓展了传统行业的边界,更在创造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投后赋能:

构建战略价值创造引擎


成立十年以来,国中资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投后赋能生态体系。基于"三分投资,七分服务"的投后服务理念,国中资本将投后服务从传统增值支持升级为战略价值创造引擎,构建起贯穿企业发展周期的赋能网络。


在产业赋能维度,国中资本已累计为超过220家投资企业搭建产业协同平台,实现三大核心价值维度:纵向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横向构建跨领域创新网络,立体打造政产学研用融合生态。依托“国家队”效应,借助独创的"双走进"投后品牌活动,国中资本带领投资组合企业走进天津、吉林、西安、南京、巴彦淖尔、深圳等重点节点城市及地区,促成多项技术转移、产能协同。帮助解决了大批中小企业在项目承揽、研发资源、优惠政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了一批合作项目,发掘了一批创新企业,获得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


在资本运作维度,国中资本构建了覆盖Pre-IPO全流程的赋能矩阵:持续打造“双走进”投后品牌活动,走进三大证券交易所,为投资组合中拟上市企业提供合规治理、股权架构优化等专项服务;建立行业专家"诊疗中心",解决被投企业战略转型、技术攻关等深层痛点。通过有效的投后服务,国中资本已经培育近30家上市企业,超过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投后赋能过程中,国中资本承担起投资人“老中医”的角色,为投资企业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发展症结"开出精准"药方",更通过资源整合术打通"技术经脉":比如,国中资本就曾经利用横向跨界资源,帮助投资的新材料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跨界进入高端医疗和新能源领域,创造新的产品和应用,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结语

本次人工智能论坛既是技术交流平台,更是国中资本"投资+赋能"战略的立体化呈现——通过打造多维赋能体系,推动投资企业从技术突破向产业链升级,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成长服务。


在长期的"扶小做大"实践中,国中资本已形成独特的价值创造飞轮:在资本端,通过创投资本支持技术攻坚;在产业端,搭建跨领域资源网络实现场景破壁;在战略端,以前瞻性产业图谱指导企业穿越周期。未来,国中资本将持续聚焦硬科技赛道,以"资本+生态"双轮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持续为投资人、为社会创造价值。